
衍生探討
整理文章中涉及的作法、探討的議題如下:

公私協力 作法與可能性的探討
l 私人經營,政府補助: 台灣花磚博物館
徐嘉彬不只要做文創小眾市場,而是要將花磚打入現代民生市場,更要放眼全世界,「需求越大,花磚越能存活。」迥異於一般做文化產業的人認為的「文化不可沾染商業氣息」,他強調,「文化要比商業更商業。」並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用花磚商品外交,建立與東南亞國家的連結。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3465
l 私人退讓產權: 板橋林家花園
1977年與政府協議,五落大厝拆除改建,但將花園產權捐給政府,並捐出1100萬元作為整修經費,割愛自家祖厝花園成公共財,再由政府籌資整修後對外開放。
https://www.gvm.com.tw/article/88028
l 政務官介入協商、補助:臺南刑務所
「原臺南刑務所木造建築群」,過去因使用需求過度增建與裝修,導致古蹟損壞劣化嚴重。困難在於權屬複雜,經市政府向臺南監獄締約取得代管權、歷經4年提案爭取後,總經費1億3000萬元,其中文化部補助過半經費達8450萬元,其餘地方配合款。市長黃偉哲說,2018年他曾來勘查過,秉持搶救要及時理念,並獲市議會支持預算,這不僅讓台南市多一個景點,更見證城市歷史文化無價。
https://art.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879256
l 公家買下: 摘星山莊
1997年林家以1億6000萬元將摘星山莊土地賣給建商,建商並迅速於深夜僱請工人出動怪手,以大錘敲破山莊西廂牆,驚得文化界人士擋在怪手前面保護,雖仍有部分空間被嚴重破壞,但整棟建物幸而被保存下來。在各界號召及政府介入下,當時的台中縣政府緊急連絡專家學者召開古蹟審查會議,直接將摘星山莊列為古蹟,並經過多次協商,向地主及建商取得產權,歷經6年整建對外開放,是全台第一件及唯一一件「政府購買古蹟」的案例。
https://www.gvm.com.tw/article/88028
l 引入民間團隊,透過維修費用減免租金的優惠
台北市 草山行館
文化局與草山行館營運單位攜手合作,投入逾3,400萬元經費,修復主行館及周邊5棟建物並擴大開放範圍,以「主題園區」概念,打造養心茶屋、親子書屋、小農基地、樂活教室、草山歇腳處與飲食文化體驗等6大主題空間,形塑以生活藝術為核心的「草山微型聚落」 。
https://www.travel.taipei/zh-tw/news/details/41272
l 引入民間團隊投資、持續營運
戴炎輝寓所
由文化局透過老房子文化運動平臺,協助國立臺灣大學媒合營運團隊日東創意有限公司投注3200萬元,和建築師共同進行修復法制學大師戴炎輝先生昔日故居,後續營運。
https://reurl.cc/lZZnGv
l 採用公私協力的方式進行都更招商
高雄舊市議會
建於 1966 年,土地面積為 2122 坪,2011 年縣市合併後市議會遷至鳳山,2020 年登錄為高雄歷史建築,但已閒置12年。文化局在取得國產署同意合作開發後,開始研討活化轉型,最後利用都更的方式,引進民間投資,期望能夠以公私協力的方式將舊址創意改造,達到新舊共融的目標。
https://udn.com/news/story/7327/6740365
他山之石 別的國家怎麼做?
l 日本: 嚴實法規 (京都)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7885/4016678
1950年日本訂立《文化財保護法》,其中將文化財產分類為有形文化財、無形文化財、民俗文化財、傳統建築物群等,並規定了對文化財產認定、管理與保護的方法,同時亦涵蓋對文化財產保存技術的保護,以及文化審議會在文化財產之保護所扮演的角色等事項。該法亦授權各地方政府對文化財產保護進行經費補助,以及制定條例以規範文化財產保護的相關事項。
京都市便是在1976年依據《文化財保護法》143條第1項制定了《京都市傳統建築物群保存地區條例》(京都市伝統的建造物群保存地区条例),並且援引了《都市計畫法》第5條說明指定「傳統建築物群保存地區」,及制定相關條例的適法性。
京都市在制定該條例時,大致延續了先前《京都市風致地區條例》對於指定地區內的諸多事項(包括建築物的新建、增建、改建或移轉,其修繕、外觀整易、色彩變更,以及住宅用地造成、土地性質變更、填水造陸、樹木砍伐、砂石開採)均規定要取得市長許可的做法,這從該條例第4條即可明顯看得出來;不過,該條規定在市長之外也需取得京都市教育委員會的許可。另外,該條例的第8條則規定,這些許可在必要時是可以撤銷的。
l 法國: 經濟誘因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36/article/7991
《法國文資法》規定,指定歷史建築在保存修繕中,能申請到30~50%的政府補助,登錄歷史建築則能申請到10~25%的國家補助。1996年成立的私人獨立機構「文化遺產基金會」起連結民間與企業財團的橋樑。透過文資彩券獲得經費、企業募款、拉贊助,並開放民眾線上捐款,所得款項再捐助給需要整修、維護或活化的古蹟,而所有權人也可主動在基金會網站上提案申請補助。
古蹟保存自有其歷史與文化傳承之意義,但當抽象價值觀無法鼓勵全民投入保護古蹟的行列時,政府便另闢途徑,提出另一種實證論述──古蹟的「經濟效益」。法國為鼓勵屋主保存歷史建築,所有權人除了可同時申請文化部、地方政府及地方民間團體的修繕補助外,若古蹟有對外開放,屋主還可以透過「文化遺產基金會」尋找企業贊助。此外,無論開放與否,所有權人都能有高達50%的稅收減免,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完全免繳稅,大大增加保存歷史建物的經濟誘因。
機制探討範例:國民信託概念
*日本 (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10o0jm)
目標
日本國民信託協會為主要推行國民信託運動的團體,其為一非營利性質的社團法人主要以從事傑出自然環境與歷史古蹟的保存、國民信託概念的推廣、相關國民運動團體的交流與協助、從事環境教育的推廣與促進政府提供相關經濟上的優惠等為其主要宗旨。
土地取得方式
日本國民信託取得土地或是建物之使用權的方式是透過地主的捐贈、寄贈或契約、信託組織直接購買等,而地主贈與土地建物也同時享有政府給予的稅賦優惠。若資產的地價較低者,信託組織可透過收購方式進行歷史資產與自然環境之維護,若為地價較高者,則以簽訂協議方式進行維護。
組織概況
日本國民信託組織成立信託的方式,主要以公益信託與公益法人為推動方式,委託人部分可分為以企業或個人的遺囑和契約所設立的基金型信託,與利用宣言信託的方式邀集公眾與國民信託組織成為委託人,以集資的方式推動保育工作的進行。
日本國民信託的受託人因委託人的不同可分兩類,分別為接受企業或個人獨立契約的金融機構,與成立宣言信託的公益法人。很長一段時間,日本僅以委託資金方式進行,因此信託財產的部分均為資金,受相關監察人之監督。

案例:
Amenity 2000協會
https://e-info.org.tw/node/36314
Amenity2000協會成立於2000年7月,理事長清水彬久先生有感於阪神地區的特殊洋式建築是日本重要的文化財產,成立之後,該協會開始以阪神地區的神戶市、西宮市、芦屋市三市為對象,展開歷史建築物的狀況調查,一共鎖定560件建物,其中四分之一因阪神地震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無法進行,其餘400件在調查過後,有兩棟建物被列為「急需保存的歷史建物」,一是「舊乾邸(旧乾邸)」,另一則是「Vories六甲山莊(ヴォーリズ六甲山荘)」。
2005年7月Amenity2000協會正式提出以國民信託方式,申請專案募集資金直接購買「Vories六甲山莊(ヴォーリズ六甲山荘)」並開放募款來籌得所需之兩千萬日圓資金。2008年3月為止,共募得611萬日圓,其餘不足的經費,則募集願意調度資金的會員,每人提供40萬日圓。最後募得47位會員,一共調度1880萬日圓,並預定調度金額將於2017年11月30日前歸還。Vories的六甲山莊,正式於2008年3月25日,由Amenity2000協會以2500萬日圓買下,這也是該協會的第一號信託地。
該協會規劃的收入來源有:入場費、販賣相關紀念品如衣服、明信片及志工親手作的精緻物品等收入,做為償還向會員預借的本金。山莊的保存運動從一開始就是由志工會員的無私投入開始,特別是當此山莊保存下來後,也全由志工進行經營與維護,例如打掃、修繕、煮飯等等,志工都是自發性的參與,大家所秉持的理念,都是希望這地方能夠保持原來的風味,讓每個人來訪時,都可以感受這獨特的氛圍。
六甲山莊所進行的管理方式則維持山莊原有的氣氛,不只保存建築物外觀,連內部裝潢風格也完全保留下來,著實有別於台灣現今的歷史建物只留外觀而內部改建為其他風格的方式,偶而也會舉辦音樂會或是畫展,完全還原六甲山莊最初的原貌。
*英國
參考資料:(https://e-info.org.tw/node/98083)、(https://e-info.org.tw/node/98652)
1907年通過國民信託法(the National Trust Act),該法第4條第1項明定國民信託的宗旨係為保護自然環境與歷史文化資產;同條第2項明定可以以購買、獲贈的方式取得土地、建築物或其他財產來達成國民信託的宗旨;最重要的是在第21條給予國民信託宣告名下信託財產是不可讓渡(inalienable)的權力。不可讓渡權強大在於除經國會特別決議通過,政府不得強制徵收。
管理信念──保存絕對優先於公眾參觀
英國國民信託組織對於會員的招募非常重視,會員加入多是因為可以享有免費參觀名下資產而加入,使得會員和遊客的身分關係重疊,但若過於強調遊客參觀的權益,則保存工作會受到影響。例如為在自然環境和文化資產附近建立停車場或遊客中心,就可能使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受到影響。
英國國民信託非常強調保存絕對優先公眾參觀的概念,因為沒有良好的保護使得自然景觀及文化資產永續存在,就不會有慕名而來的旅客。這個中心思想的確立是使得英國國民信託組織百年以來不衰的主因之一。
管理信念──原始使用原則(theoriginaluse)
英國法在保存上有一強調的觀念就是讓文化資產回歸到他的原始使用(originaluse),所謂「最好的使用就是最初的使用」只有在原始使用傷害到文化資產的保存時才會減少或停止使用。國民信託謹守該原則,盡量可以整理莊園或古蹟出租續住,活化使用,而非冷凍式保存,讓古老的房屋繼續環繞溫馨的氣氛,國民信託大量整理房屋出租的理由,不僅僅是籌措財源的商業活動,也是推廣土地和人及房屋和人情感上聯結的好方法。